【先秦】孟子一、人性论(性善论)1背景:人性问题:有性善,有性不善孟告之辩,告子认为:性无分善不善。食色,性也。生之谓性。2内容: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3特点: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而已。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资料图】
优点:提出了人先天具有“先天道德良知”和“价值判断能力”,强调了人能“善”的可能性,弥补了孔子仁论对人何以能善的理论缺失。并强调了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主张发挥人的自我能动性,每个人从自己的内心修养过程中就能达到善的境界。成为后世心性之学尤其是宋明心学的鼻祖。
理论逻辑缺陷:实际上,孟子所说的“先天道德良知”和“价值判断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善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孟子把人所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属性说成是先天就有的,孟子把仁义理智先验化的致思倾向使他回到了告子的“生之谓性”说,区别只在于孟子那儿是善,告子那里是无分善不善也。对于人性而言,没有抽象的人性,只有具体的人性。
二、修养论1、问题:不能发现善端,不能尽其才2、解决:
(1)寻找本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即:无所为而为:不要在所做的这一件事情外去追求。做的事情本身就是它的目标,即“求在我者”,不要把这件事情当做去完成另一件事情的手段,那样就是“求在外者”。
例如:考雅思托福,如果把考成功当做目标(求在外者),学习有一定的方法(求之有道),但是最终成功与否仍然跟大环境有关(得之有命),这样就是求考试成功这个愿望无益处于目标(求无益于得也)。但是如果我们学英语,把提高英语水平作为自己的目标(求在我者),那么即使最终考试失败了,但我们的英语水平却真真切切地提高了,这样的话提高英语水平这个愿望自然就有益于我们提高英语水平(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就没有失败的人生。)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扩充善端: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
内省:反求诸己;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3、结果:尽心知性,理想人格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尽其心也,知其性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至善的心能够发用流行)
孟子存养本心、尽心知性的心性修养论和神秘的认识论,同子思有密切联系,虽然从人性论上弥补了孔子仁论未尝言说的基础,但在天道与人道的内在关联上他未作深入分析和论证,朱熹批评他“不曾推原原头,不曾上面说一截”。仍然缺乏了宇宙论和本体论的基础。三、政论1仁政:不忍人之心到不忍人之政。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仁心→仁政)2义利之辨: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针对统治者和士人阶层,真正的利应该是博施济众的利,是推而广之的公利。
(先义后利)
3王霸之辨: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德治主义即王道,功利主义政治是霸道。
(推崇德治,贬斥功利主义)4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四、社会历史观1、圣人说:人皆可为尧舜。圣人与我同类。由人性本善的人性观推出。圣是高于仁的一种人生境界,仁是人之为仁的根本,即爱人。只有匡济天下,普惠民生(博施济众)才能称为圣。孟子认为任何人只要能积极有为,尽心养性,都能成为圣人。这一思想被荀子和王阳明继承,对宋明理学中心学一系产生了深远影响。2、精英史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五百年必有王者行,其间必有名世者。五、评价孔子顺应春秋末年从尊天敬神到重人敬德的思想发展趋势,在礼乐文明的秩序背景中,努力赋予日常行为以道德意义,而孟子是孔子之后影响力最大的人物。 孟子继承孔子并汲取了子思学派的某些思想成果,多方面扩展其思想内容。从日常情感中的道德含义推断出人性本身拥有道德的普遍根据,以论辩的方式提出性善论。在“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的情境下,奋而起之,以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为己任”,对道墨农兵法等学说进行猛烈的抨击,承续了孔子之道,发展了儒家思想。 孟子哲学的思想精华部分在现代亦应继承和发扬。如,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反抗暴政的批判精神,民贵君轻的仁政学说,反求诸己的修养工夫,刚毅挺拔的士大夫精神,都是积极进步的内容,充分展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塑造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格和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