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天天速看:农村不能成为山寨食品的集散地
2023-02-02 19:46:31 来源:广西新闻网


(资料图片)

桌上一盒零食,里面有“小白兔奶糖”“奥密奥饼干”等,热情的亲戚抓了一把塞到袁成程手里;临走时,亲戚又拿出一盒“六个甄核桃”作为回礼……这是今年春节期间在北京打工的袁成程回到湖南老家,走亲访友时遇到的一幕。春节期间购买礼品走亲访友是我国传统习俗,然而在农村一些地区,部分商家仿冒名牌、生产销售山寨礼品和“三无”产品的情况屡见不鲜。(2月1日 《法治日报》)

农村地区成为山寨食品的“畅销区”,有多种原因构成:农村消费者对于山寨食品的识假辨假能力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山寨食品除多个字或换个字外,其他颜色、字体、图案近乎一致,“高明”的“窃取”手法以假乱真,让消费者真假难辨;在农村销售山寨食品本小利大,难以追责,致使知假贩假者众;农村地区商超点多面广网点分散,不少山寨食品趁农村赶集时售卖,流动小商贩的一次性买卖,让本就薄弱的监管力量难以企及……诸多成因给不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山寨食品充斥农村春节市场。

农村山寨食品猖獗暴露监管盲区。目前,“食品溯源码”已经开始在全国多地推广普及,城市食品销售有着一整套溯源打假系统,这些措施都织密了食品安全的检查大网,大大提高了违法成本,也逐渐培养出城市居民的品牌消费习惯。反之,农村监管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检查的频次也不够高,消费者对山寨食品要么是“不在意”,要么是“不知情”,即便发现货不对版想退货,维权过程也很复杂,这些都客观造成了“没法管”的执法真空。售卖山寨食品本小利大、低风险,法规的威慑力难以发生作用,反而还助长了不良商家的侥幸心理,致使农村假冒伪劣商品大行其道。

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山寨礼品横行农村市场,质量和售后服务很难保证,不仅使消费者的心意打了折扣,也侵犯了正规品牌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更让食品安全法规的威慑力大打折扣,亟待加强整治。

杜绝农村成为山寨食品的集散地,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结合各地农村实际情况,开展专项治理,加快建立包括集中收集、追溯、跟踪等制度在内的食品监管体系,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和行政处罚力度,织密管控网络,最大限度压缩违法行为活动空间。只有让不法商家承担违法成本,以此形成有力威慑,切实解决“没人管”的现实问题,提高法规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以儆效尤。

与此同时,要加强依法诚信经营的宣传,大力培养市场主体、行业协会等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意识,让商家主动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高质量服务。此外,还要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促进消费者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山寨或三无产品的危害性,提高消费者识假、维权的意识与能力。多方齐抓共管,才能把山寨食品逐步从农村消费市场驱逐出去。(斯涵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