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天幕,这是一个流行的配置还是反人类的设计?
进入炎热的夏天,全国高温天气开始频繁登上热搜,尤其是在南方地区,8月广州各区月平均气温28.5℃~30.8℃,全市平均气温29.6℃,如此高的温度,路面也能烫熟鸡蛋。
(资料图)
频繁的高温天气,让拥有全景天幕的车主“叫苦连天”。因为这个全景天幕的存在,车内乘客的脑袋上仿佛一直顶着个“浴霸”,在烈日之下无处躲藏。
为此,不少车主就想出了奇招来应对。例如向车顶浇水,戴草帽开车,甚至是加装防晒挡板等,看得令人啼笑皆非。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为什么车企们这么热衷于全景天幕呢?
全景天幕等同一个双刃剑
无可否认的是,全景天幕确实是颜值很高,它打破了传统汽车金属框加玻璃的设计,车顶处是一块完整的玻璃组装而成,不仅可以将窗外的风景映入车内,还能提升整车的颜值与空间感,这也难怪很多车企都在卖力鼓吹自家的全景天幕。
这样的设计,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头部空间,而且还能有效减轻汽车的重量。传统汽车天窗系统结构相对复杂,是需要配备可开闭的机械结构的,而由于玻璃取代了原有的导轨、驱动电机、遮阳板等一系列零件,使得车顶的厚度平均减少了3至5厘米,整车重量约能减轻4公斤左右。
然而,这个看上去十分美观的全景天幕,每当进入炎热的夏天,它就让广大车主们备受煎熬。
“之前就听说过全景天幕这个配置很鸡肋,现在我可是深信了,夏天在高速路段上行驶半个小时以上,车内的乘客就得打伞。”还有车主表示:“前几天在路上,我就发现了前面有辆车的车顶铺上一层覆盖物遮挡阳光。”
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重点,车企在宣传的时候,都在吹嘘全景天幕的尺寸有多大,通透率有多好以及超高红紫外线反射率多高。
不过车企可没有告诉你,这块玻璃并不防晒。玻璃在暴晒之下温度就会飙升,车顶上的高温会通过玻璃传递到下方,热空气由于密度较低,所以就会一直绕在车顶附近,导致头顶如同顶着一个“浴霸”。
唯一能减轻暴晒的操作,就是自费加装防晒装备,这无疑带动了“汽车后市场”的发展。
透明大玻璃牵动后市场的火热
根据某网购平台数据,由于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今年平台的汽车防晒用品销量出现暴涨情况。
进入6月以来,某网购平台的车内遮阳伞订单量增长近17倍、玻璃防爆隔热膜订单量增长5倍。从平台搜索数据来看,过去一个月平台“汽车防晒”搜索量同比增长328%,环比5月增长70%。
与此同时,轱辘哥也走访过周边的汽车美容店。在车间内,看见已经满头大汗的陈师傅正在贴膜,陈师傅告诉轱辘哥,贴防晒隔热膜要经过好几个流程,一般来说需要三个多小时,首先要撕去旧膜铲胶,然后切割,加热,最后再贴上隔热膜,一天可以贴2~3辆车,费用大概是百元到万元不等,主要看车主需要哪种防晒效果。
尽管价格昂贵,但陆续来贴隔热膜的车主也很多,在短短半个小时内,也能看见很多车辆进出。
话又说回来,如果是选择购买贴膜隔热的车主们,轱辘哥建议尽量选择市面上主流品牌的隔热膜。
比如说价格大约在三千元以上的。在轱辘哥的体验中,这个价格的膜隔热效果相对会好一点,而且在长时间高温照射下,也不容易散发异味,但千万要切记,不要一味追求防晒效果,越黑的膜透光率太低,会影响视野,存在行车隐患。
配置不需要花哨,只需实用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新颖的配置让不少朋友患上了“选择困难症”。这些配置大部分还是很实用的,不仅看上去很酷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用车体验,但有些精致的配置,却不太实用。
例如副驾屏幕。现在车企们都很喜欢往车内多加屏幕,屏幕的数量似乎与科技感挂上了钩。其实一般来说,中控屏是给驾驶者使用的,全液晶仪表和中控屏已经能满足日常驾驶所需,副驾屏幕会对驾驶员造成一定的影响,体验过的朋友应该都明白。
再比如说车载冰箱。它的实际用处不大,可以说是一个很鸡肋的配置。通常,车载冰箱只能放几瓶饮料或零食,容量是非常小的,可是它需要的电能可是很大的,这也大大增加了用车成本,况且车载冰箱还需要一定的维护,如果不定期进行清洁的话,有可能对乘客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综合来看,轱辘哥认为堆料、内卷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夸大卖点从而哄抬价格的行为,毫无疑问是不可取的。
这类配置的出现就像是一种“束缚”,消费者没有可选择的权利,还希望车企可以把关注点放在车辆的安全性以及行驶品质上,而不是不断地叠加配置,忽略了消费者们的实际需求。
在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我们的用车体验不断提升。不过一些标榜先进、豪华的配置看上去很好,但实际使用起来却是很骨感,我们买车的时候需要更理性地筛选。另外各大车企是否应该多为消费者考虑一些,让这些配置成为可选项,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