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硕)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国家税务总局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税务部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着力推动政策落实落细、改革先行先试、调研走深走实,为税收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赋能。
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共办
在苏州吴江的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罗逸平算了一笔账:“三万多公里、800多个小时,跨省办税开通后,公司的差旅费都省了一大笔。”
(资料图片)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康力电梯在长三角各地的新建楼盘都有业务,2022年一年就在长三角地区线上办理外经证缴税80多笔。相较于以往拿着纸质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到项目所在地办理报验登记、预缴申报,如今财务人员在公司点点鼠标,几分钟就能实现预缴,省时省力。
据了解,不仅是常规性业务办理,对于示范区内企业的其他复杂涉税业务,青浦、吴江、嘉善三地税务部门也通力合作,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共办,实现了示范区内“上本地门、办异地税”。
回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四年多来的奋斗历程,税务总局驻上海特派办与长三角地区税务部门聚焦“融入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推进一体化”,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深化巩固“16+10”支持体系,推动形成了涉税事项跨省通办、区域行政处罚“首违不罚”、裁量基准统一等一系列创新成果,许多制度性成果得到了复制推广,使创新“种子”在更大范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数据驱动,要素全域流动“先行先试”
总部位于新加坡、拥有世界级最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感知技术的上海达思兄弟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落地青浦区。“我们选择在这里设立研发中心,不仅因为这里有更肥沃的研发土壤、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因为看好长三角区域完备的产业生态和优越的税收营商环境。”企业首席运营官吴然说,长三角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区域,各类税费支持政策将惠及企业发展,公司将从已有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出发,在应用端和工程解决方案上进行更多原始创新研发。
在推动要素全域流动方面,示范区税务部门也一直在先行先试。不久前,聚焦建立产业链强链升链工作机制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云链通3.0项目方案在西塘发布。据了解,云链通3.0将持续运用税收大数据“信息全、数据真、响应快”的优点,以数据链匹配产业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设产业链分析算法模型,分析示范区重点行业产业链健康度和成长能力,建立针对性的强链升链机制,促进示范区产业链协同发展。
上海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税务部门将会同长三角省市税务部门,通过加强区域协同联动,持续打通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壁垒,利用税收大数据服务长三角产业“强链补链拓链”,让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围绕重点支柱产业、“卡脖子”产业开展链能分析,服务战略谋划,助力打造长三角“产业链生态圈”;打通区域内“数据孤岛”,集成盘活数据信息,推动税收大数据产生新的价值。
调研问需,赋能新兴产业“乘风破浪”
近日,税务总局驻上海特派办和上海市税务局联合开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税收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走访活动,并与示范区内从事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物流服务等行业的8家企业代表进行座谈,倾听企业对税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在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认真观看企业产品展示,详细了解企业产品研发、市场销售及生产经营情况。税务部门表示,要把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进一步叠加政策利好,释放改革红利,帮助企业解决税费难题,为企业走好转型升级、突破攻坚、创新发展之路增添信心和动力。
在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调研组参观科创中心一期众创空间,观看智慧运营管理平台演示,并在智能共享办公空间与科创团队进行面对面交流。税务部门表示,要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结合产业特色和企业特点,广泛开展“问需送策”活动,进一步问需于企、问计于企,以个性化、精准化的税费服务推进科研成果和创新项目投产达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持续赋能。
近年来,税务总局驻上海特派办紧盯长三角经济新业态、新产业发展趋势,特别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科技领域等领域,持续发挥跨部门、跨区域协调优势,统筹数据支撑、技术驱动、协同治理,积极开展政策支持、税收监管、规范治理等调研分析,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
税务总局驻上海特派办党委书记、特派员蒋学武表示,上海特派办将进一步发挥跨区域税收职能优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聚焦税收政策落实,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持续加强区域协同联动,助推示范区要素充分流动、资源高效配置、经济循环畅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助力企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